苏州最后一位御医曹沧洲:三钱萝卜籽换个红顶子-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凯发k8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官网下载手机版首页> 乡土文化> 详情
苏州最后一位御医曹沧洲:三钱萝卜籽换个红顶子
2024年05月06日 来源: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市方志馆) | 作者:

      苏州作为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其丰厚的吴文化底蕴,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和繁荣。千百年来,苏州地区名医辈出,形成颇具特色的吴门医派。清以后,进京的吴医明显减少,晚清则再度出现御医曹沧洲、邓星伯等。

cao1.jpg

      曹沧洲,名元恒,字智涵,沧州为其号,号兰雪老人,清末吴县人。名医曹云洲(名维坤)孙、承洲(名毓俊)子、春洲侄,居阊门西街。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于1931年。他幼秉庭训,善师法清代江浙名医如叶天士、王孟英等,对温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他既专内科又治外伤,人称“多面手”。据《民国吴县志》等资料记载,曹家世代行医,其祖父云洲,父承洲,历代行医,精理内科方脉,兼治痈疽等症。众口交誉,医德冠吴中。至沧州医名益隆,医德大行,妇孺皆知。对待贫病者则给药送诊,居心仁厚。远近求治者,门庭若市,日逾百人。曹氏辩证精确,见多识广,处方灵巧,治多良效。从其学者,皆成一时医药。 


      清末邓星伯是苏州名医,摄政王载泮患湿温伤寒,邓星伯征诏入京,一时宫内闻名,传为妙手。而后慈禧太后有病,苏州巡抚朱之榛拟奏请邓星伯征召为御医。然因宫内陋习甚多,邓氏辞却,转荐世医曹沧洲进京,由此一举成名,光绪末年被征召至京城为御医。《清实录》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冬十月癸酉(1908年10月21日)载:“上疾增剧……谕令各省将军、督抚,保荐良医。旋据直隶、两江、湖广、江苏、浙江各督抚,先后保送陈秉钧、曹元恒、吕用宾、周景涛、杜钟骏、施焕、张鹏年等来京诊视。”同时被征召进京的还有陈莲舫先生。


      曹氏于宣统年(1909年)前曾为陈莲舫先生编著的《女科秘诀大全》书作序。序中写道:“往岁,德宗病剧时,余与先生同应征召,赶赴京师,会晤于旅邸中,讨论方药,得聆清诲。益信先生医学湛深,识见宏博,有非余辈所能异及也。遄返后,余因应诊事光,不获常相亲炙,每引以为憾……吴中曹沧洲序于五峰书屋。”由此可见曹氏身为御医,医德高尚,谦虚近人的品格可见一斑。 


      《御医清脉详志》是曹沧洲和青浦名医陈莲舫两人为光绪皇帝治病的脉案。上面记载着:光绪三十三年(1907),帝躬违和,诏征名医,由南京制军保荐曹沧洲与青浦名医陈莲舫同应征召,入京视之,会晤于旅邸中讨论方药。治得见效,授为御医。曹沧洲为光绪皇帝诊病前后两年,从数十诊脉案分析,光绪皇帝因操持过度,情绪拂郁,肾虚肝阳,脾虚湿热,故有头晕耳鸣、遗泄、脘腹满闷、大便不调等症状,与高血压、脑血管病、胃肠功能失调、消化不良相似,且病情淹滞。曹沧洲逐日诊视,不敢懈怠,病机理法有理有据,方药调剂又必有出处,费尽心机。翌年,因病告归,名望益重。回苏后,诊务之忙,当时有“不及看到之病人,至曹氏门槛上一坐,即能愈病”之传说。


      关于曹沧洲的故事,就是“三钱萝卜籽换个红顶子”。此事有两个版本,一是说曹沧洲治好了光绪皇帝的疾病,一说是曹沧洲医好了慈禧老佛爷的旧疾。前者有医案等史料为凭,后者并没有确凿的史料记载。如果推理,给慈禧诊治也说得通。据传: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得怪病,太医们束手无策,当时主管医局的是苏州状元陆润庠,与曹沧州为发小、更重要的是陆状元敬仰曹氏医名,便举荐曹沧洲。曹沧州到京后,借故路上受风寒,卧床不起,目的是为迂回摸清太后的病根。他发现,太后因吃太油腻而引起消化不良,于是他只开了“萝卜籽三钱”。慈禧太后喝了曹沧洲开的药汤,很快身体就好转了。自此,曹沧洲名声更甚。得太后的赐赏后,被授予七品顶戴,地方官也替他造好三进房子,但曹沧洲回到地方后依旧每日为百姓看病施诊。


      在吴地民间,还流传着曹沧洲为慈禧治病的另一传奇。有一次离苏进京前,他到观前街采芝斋,选购一些粽子糖作为礼品。慈禧太后吃了,觉得味甜鲜洁,爽口宜人,精神也特别爽。于是,她将苏州采芝斋的粽子糖列为“贡糖”。曹沧洲也从中得到启发,建议采芝斋在制作粽子糖时,放一些薄荷、甘草、川贝、松子等能食用的药材和果汁。采芝斋因此名声大盛,从此,采芝斋是“半爿药材店”的说法流传于吴地。


      其后人整理有《曹沧洲医案》二卷。上卷主要记录了内科疑难杂症,下卷侧重记录了外科部分危症、重症以及沉疴痼疾。全书共涉及43个病种,自中风、伤寒以及内、外科杂证,分门别类,包罗不紊,案句典雅,用药神妙,诚可谓医学之圭臬,临症之指南。


      作为清末民初妇孺皆知、名冠吴中的一代名医,民间流传他用“萝卜籽三钱”治好慈禧太后的病而名声大振,为了纪念此人而为他建祠,今苏州沧浪区(今姑苏区)瓣莲巷4号有曹沧洲祠,主要建筑有门厅、享堂及东厢楼,前门石库门砖雕门楼,雕刻“俭以养德”;后门砖雕门楼雕刻“厚德载福”。这座古宅今天在苏州市政府的保护修缮的同时,招引本土中医药企业中华老字号雷允上入驻,重现中医前店后坊格局,以古建遗珍为载体,聚合药材、药理、制药、问诊等中医要素,成为集医理展示、非遗体验、门诊坐堂为一体的中医主题文化馆,它一方面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另一方也成为展示苏州吴医文化的窗口之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