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境村:活着的古建筑群-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凯发k8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官网下载手机版首页> 乡村文旅> 详情
上境村:活着的古建筑群
2023年05月04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

      古时,在金华西面、九峰山东面,有一大片枫树林,林边藏着一个小村庄,村以树为名,称作枫林庄。


      枫林庄的建村史可追溯至南宋初年。当时,监察御史刘清经过河南、淮阳,三迁至此处并最终定居,开枝散叶。史上,枫林庄刘氏人才辈出,有在宋徽宗时期当驸马的刘文彦,在明初任监察御史的刘辰,还有在乾隆年间给太子当老师的刘肇淦……贤才能人为村里建有36座厅堂。

shang1.jpg

刘肇淦像


      时过境迁,枫林庄易名,枫树林也不见了踪影,如今叫做上境村。至今,仍有27座厅堂得以保存,随之流传下来的还有厅堂背后的故事与传说。5年前,村里一部分保存较好的宗祠、厅堂和民居等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建筑风韵独具


      枫林庄更名为上境村,是在明成化八年(1472),当时宋约任汤溪县令。据《上境村志》记载,因村址地势较高,故名上境,有“风水上乘之境”的寓意。


      这个有着900年历史的古村落。村中规划井然有序,走在鹅卵石铺就的村道上,随处可见粉墙黛瓦和飞檐马头。近闻鸡鸣声声,远观炊烟袅袅,古老的一砖一瓦散发出质朴灵动的生活气息。


      “村里,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婺派古民居尚存30余处。”汤溪镇原文化站站长楼思明全程参与了省级文保单位的申请工作。他介绍,村里列入省级文保单位记录档案的7处古建涵盖了宗祠、厅堂、民居和祖坟等多种建筑类型,分别是刘氏宗祠、六吉堂、谦吉堂、下门楼、西圳巷48号古民居、百顺堂和刘氏祖坟。上境村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古村落风貌,古建筑群有着较为明显的明代建筑特征,逐个打卡这些古建文物,独具特色的明代风格一一展现。


shang2.jpg

崇礼堂1

      规模宏大,是走进刘氏宗祠的直观感受,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共四进,面阔五间,门楼气势恢宏。宗祠内现存44根方形石柱和36根圆形木柱,斗拱、牛腿、雀替等木构件雕刻精致、栩栩如生。刘氏宗祠的布局很是奇特,宗祠第一进与第四进厅堂之间是一个巨大的回字形天井。第二进和第三进厅堂的屋面连在一起,独立于建筑群的中央,四周均设回廊,屋面四个转角挑出轻盈舒展的翼角。


      据了解,回字形的布局特色更靠近兰溪方向的古建筑风格,中间形成单独两进又保存完好的,刘氏宗祠算得上罕见。除了刘氏宗祠外,其他厅堂在建筑风格上也有着显著的明代工艺。


      西圳巷48号古民居是个面阔三开间的明代楼上厅,保存完好,至今还有人居住。砖木结构的谦吉堂是由门厅、东穿廊、西穿廊、堂屋和天井围合而成的四合院。三进三天井的百顺堂里有活动式的古戏台,柱子、檩条用材硕大,撑栱、斗栱和柱础等构件的做法体现出典型的明代特征。


      古时,上境村还有过街楼,连接两幢相对独立的建筑,使之融为一体,以便“女人不落地,雨天不湿鞋”,据称过街楼“楼上可走马”。如今,在村中部分地方,还有过街楼建筑的影子,现存的下门楼便是过街楼的一种。


      会讲故事的栋梁砖墙


      在古建筑群中,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六吉堂年纪相对较小,只有200多岁。六吉堂建在水塘边,古朴的倒影映在水面上,烟雨蒙蒙中别有一番风味。


      眼下的六吉堂刚刚重修完毕,等待验收。门前的旗杆石上还留有一根上百年的老旗杆。岁月流逝,历经日晒雨淋,旗杆已接近黑色。


      六吉堂门楼雕刻精美,门额上有“福禄寿喜”四字篆书,其下的青石雕和砖雕细致微妙,立体感很强。


      说到六吉堂,就不得不提上境村的名人刘肇淦,他是清乾隆年间太子的老师。六吉堂就是他出资建造的。据村史记载,刘肇淦从小勤勉好学,8岁中秀才,13岁中举人,长于书法,精研行楷。村中刘肇淦故居的柱子上至今还留有他书写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在离上境村不远处的寺平村,也能见到刘肇淦题写的对联:“创业维艰祖若父备受辛苦,守成不易子而孙毋勿骄奢”。这背后,流传着一个故事。


      刘肇淦在京为官期间,其岳父戴太公欲用“九五之尊”款式在寺平村建造一座立本堂。皇帝知道后欲降罪戴太公,因立本堂未正式动土开工,故不能立罪。刘肇淦趁回上境省亲之际,巧改立本堂的造法,岳父也得以获救。事后,刘肇淦便题写了这副对联,刻在立本堂的堂柱上。


shang3.jpg

刘氏宗祠内景

      古建背后少不了故事,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百顺堂是由刘富十五、刘富十九这对兄弟主持建造的。相传,这对兄弟颇有实力,他俩放出豪言,欲造一座“堂柱最粗、屋宇最大”的百顺堂,又从来应征的数百名木匠、泥匠中各挑选出一名脾气倔强的师傅。


      刘富十五嘱咐两位师傅,“墙里放牵砖,柱里用柱中箭,柱、墙相连,百顺堂才能牢固”。不料木匠师傅却回应:“我的柱不用柱中箭。”泥匠师傅也说:“我的墙不用放牵砖。”


      泥匠师傅采用三角立体法增强支撑力,支撑外墙,内墙用砖砌成砖柱,好看的高墙就独立竖了起来。木匠师傅也不甘示弱,取上等好木成柱自立,不放一个柱中箭就竖了起来。最后放上栋梁、盖上瓦片,两位师傅各显其能,牢固的百顺堂便落成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百顺堂占地550多平方米,为砖木混合结构。山墙(建筑两边的墙)的梁、柱、枋等构架不用木材,而是用烧制成仿木构件的砖砌成,使墙体成为承重墙。中厅堂柱直径近60厘米,一个成年人还抱不过来。


      烟火气息绵延不绝


      上境村的古建筑无不萦绕着生活的气息。西圳巷48号古民居为明代楼上厅,是上境村3座保存较好的楼上厅建筑之一,一直作为民居使用至今,是一座活着的明代古民居建筑。一楼与普通民居无异,经狭窄的楼梯上到二楼,便可见厅堂中的梁、柱、枋等木构件一应俱全,别有洞天。


      80多岁的刘树宝自出生起便住在这幢民居中。“明朝的房子,500年了。”刘树宝伸出一只手,张开五指,“祖上得了功名造的,以前楼上是会客的……”房子在老人断断续续的回忆中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shang4.jpg

崇礼堂2

      年近七十的村民刘森宝曾参与编纂《上境村志》,讲起村中的古建筑,他如数家珍:“古时造宗祠、厅堂有讲究,不是所有建筑都能造‘五开间’。”他介绍,刘氏宗祠始建于南宋,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由皇帝敕令重建,因而在规模和形制上有别于传统宗祠。


      刘森宝记得,以前刘氏宗祠门前还有东车门和西车门,场面宏大,古时用于停放车马。在20世纪80年代,为让出空间修路,东西车门不得已被拆除。如今,还立在宗祠大门前的一对抱鼓石和旗杆石静默不语,见证了刘氏先辈曾立下的功名。


      《上境村志》中记载,以前上境村逢年过节有挂灯的习俗。村民普遍挂两盏,寓意好事成双。宗祠厅堂亦逢双,数量不限,越多越好。在除夕夜和元宵夜,便灯火通明。至今,在刘氏宗祠和各厅堂的梁上,还保留着部分挂灯用的铁钩。


      据村中老人回忆,刘氏宗祠的西侧曾建有文昌阁,里面有惜字炉。古时,凡有文字的纸不能随意丢弃,要收集起来统一拿到惜字炉焚化。崇文重教的传统换了方式延续下来,举办成人礼、迎接海外学子……近些年,刘氏宗祠成为举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几十年前,刘氏宗祠、百顺堂和崇礼堂都曾办过学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