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九村:“新农人”逐梦乡村振兴路-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凯发k8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官网下载手机版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台九村:“新农人”逐梦乡村振兴路
2024年07月03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吴子豪 吴旭平 邹健 易建军

       这两天,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的早稻秧苗,到了分蘖的时节。田野里,一群年轻的无人机驾驶员开着皮卡车,载着植保无人机四处奔忙。

       “效率是人工的10倍,成本只有十分之一,农药用量还能减少20%以上。”朱霞介绍道。

台九村田野

       朱霞,女,1989年8月出生,党的二十大代表,现任湖南省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主任,湖南省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她回乡成为职业新农人,乡亲们称她为“霞妹子”,是这群年轻人中的带头人。


       台源镇台九村位于衡阳县中部偏南,蜿蜒的蒸水河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个地势平坦、远山如黛的村落。台九村是传统粮食生产大村,但长期以来,粮食生产效益偏低。


       “我们不但要向土地要粮,还要向科技要粮。现在搞农业,可不能全凭经验和‘老把式’,要相信科技的力量。”一番思索之后,朱霞决定走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台九村村民在使用机械化耕田

       为了实现现代化生产,朱霞请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学习如何育新种、提产量、减虫患,用生物防治技术创新水稻绿色生产模式。2018年,朱霞参加的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令她眼界大开。她说:“从那以后,我就像开了窍一样,对‘三农’政策的领悟更上一层楼。我这个‘新农人’的梦想一步步成真了。”


       现在台九村水稻种植95%以上都实现了机械化,育秧有智能化工厂和育秧大棚,翻田有翻耕机、插田用插秧机、收禾有收割机、晒谷用烘干机,连杀虫都用上了无人机,种田真正做到了“脚不下田、谷不落地”,彻底改变了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

春种秋收 台九村村民在使用插秧机插秧

       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在台九村铺开,并扩展到周围村镇,越来越多的青年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经过多年的努力,朱霞带领的湖南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衡阳县天泰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拥有一支70多人的专业务农队伍,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一半;每年能为2000多人次提供服务,其中受益女性达50%,帮扶158户446位贫困人口脱贫,许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


       衡阳县天泰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辐射到10个乡镇20个村,种植早中晚稻和油菜2万亩;湖南嘉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2个乡镇8个村的5800亩土地,种植早中晚稻和油菜6900亩次;衡阳县乐上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事综合服务能力达到一年10万亩。


       农业机械化蓬勃发展,关于第三产业的构想在朱霞心中也逐渐清晰起来。“农业机械动辄上万元,人手一台根本不现实,所以我们利用公司现成的机械和人才,为普通农户提供育秧、飞防、收割、烘干、加工、销售等现代化农业‘一条龙’服务。”朱霞介绍,开展农机服务,只是公司在服务业布局中的一个分支。研学、文旅、康养,是台九村第三产业未来发展的三大重点。这些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不仅能够推动公司的转型升级,也能为推动台九村的发展和增进村民的福祉作出贡献。


       台九村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禀赋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于是,朱霞带领乡亲决定探索实施烟稻轮作的生产模式。台九村因地制宜,发展了湘莲、油菜、有机蔬菜种植和鱼鳖养殖等产业,不断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


       “这是我们用于烘干稻谷的机器,一次可以烘干上千公斤稻谷。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烘干技术,稻谷的品质得到了极大提升。”朱霞指着远处的机器说。为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朱霞还建立了全自动大米加工厂,注册“霞妹子”“蒸水之宝”等大米商标,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023年,湖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发布第四批“湖南好粮油”产品名单,“蒸水之宝”蒸水香米位列其中。


       乡村振兴不光是发展经济,要想让脚下的这片土地永葆生机活力,就要吸引更多人来到乡村、回到乡村。于是,台九村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化项目应运而生:在村旁的蒸水河畔,修建游步道,种植花草树木,要“让村民生活在花园里,绽开笑脸过日子”;利用台九村的稻田和蒸水河等自然风光,引进农耕文旅项目,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农旅饭;这些努力,不仅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生态农旅的益处,也为台九村铺设了一条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

       如今台九村越来越多的“农二代”返乡,为台九村发展不断汇入“新农人”力量。农机手廖平就是跟随朱霞的第一批“新农人”之一,从对土地耕种一窍不通的一张“白纸”起步,几年干下来,廖平也成了能熟练使用插秧机、无人机在田野里大显身手的新农人。


       村民汤建军原本在广东打工,收入还不错,但他觉得异乡终非久留之地。看到朱霞一个女性都回乡了,而且干得风生水起,他便也返乡创业。在朱霞的帮助下,他加入了村里的农业合作社,善用科技手段,不断增强种田技能,扩大经营规模。


       “新时代的新农民,既要鼓口袋,也要富脑袋。”抱着这样的理念,朱霞创办了湖南省第一本村级刊物——《台九》,推广弘扬当地传统文化。


       在台九村肖家大屋一带,流传着自清朝便兴起的“九市稻草龙”,每年的腊八后,村里都会召集村民用上好的稻草精心扎成稻草龙,在春节初六左右兴灯,一直舞到元宵节,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台九村已经将其申报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便将地方特色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乡村渐渐脱去了“旧衣裳”。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丰富。走进台九村文化广场,阿姨们正穿着鲜艳的舞裙,踩着音乐节拍舞动,一旁的小朋友正在游玩区玩耍,老人们在坐凳上闲聊,还有人拿着手机记录这样的美好时刻,准备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画面热闹又祥和。只要不下雨,到村里的文化广场活动已经成为村民的日常。


       春看油菜花,夏赏百亩荷,秋品莲与枣,冬钓寒江鱼……如今走进台源镇台九村,江南农耕文化一目了然,四时的美景风物让人流连。

台九村田园风光优美

       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舞台,年轻人也为乡村注入了活力。从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的“新农人”,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这就是台九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面对今后的发展,朱霞表示:“作为新农人,我愿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农村这片沃土,在绿水青山中寻找金山银山,一步一个脚印,一路开拓,解锁乡村振兴的‘青春密码’。希望更多年轻人回归乡村、扎根田野,为实现乡村振兴汇聚青春力量。”


【编辑:王正】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