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丨 蒋庄村:承袭良渚文化的余脉-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

凯发k8凯发k8官网下载手机版官网下载手机版首页>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详情
传统村落保护丨 蒋庄村:承袭良渚文化的余脉
2024年03月2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华正堂

  

  古老的泰东河似一条飘舞的彩绸,彩绸上缀着一粒粒的珍珠,闪烁的珍珠中,江苏省兴化市张郭镇蒋庄村无疑是特别闪亮的一颗。

  蒋庄村位于张郭镇东南,与东台市时堰镇隔泰东河相望,新建的352省道沿村北穿过。现有人口2160人,土地1950亩,企业55家,个体网商80家。有700多人长年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经商,集体年收入160万元。

  20世纪80年代之前,蒋庄村曾名蒋家舍,该村以何姓、徐姓居多,据老人口耳相传:这里本来叫做何家舍。明太祖之后,明成祖朱棣与明惠帝朱允炆争夺江山,朱允炆手下名蒋世泽者隐居于此,设馆办学,不择贫富,专心授教,村民获益良多。蒋世泽去世后,村民为纪念他对何家舍的办学功绩,遂改何家舍为蒋家舍。

  

  蒋庄大会堂 王森/摄

  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对蒋庄遗址发掘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这里就活跃着一支原始人类部落,他们远离良渚文化核心区,为良渚人开疆拓土;他们与北方的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产生过激烈的冲突;他们在这里搭建房舍,在这里捕鱼狩猎,在这里繁衍生息。

  玉琮、玉璧、玉镯、玉珠、玉坠令人叹为观止;石钺、石锛、石斧、石璧、石凿、石刀冷光滟滟;双鼻壶、贯耳壶、大口尊、陶纺轮目不暇接;黑陶上的狩猎图显示着文明的曙光;十字型鼎足、穿孔鼎足代表着特有的文化。规模宏大的墓葬填补了一项项考古空白,改变了一个个过去的认知。

  “全国六大考古发现”、“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正在申报中的全国文保单位表明着蒋庄遗址的重要价值。《神秘的尸骸》在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连续播出。因为考古,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张忠培,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慕名而来。

  

  正在建设中的蒋庄遗址展览馆 王森/摄

  蒋庄遗址的价值,权威资料作如下表述:蒋庄遗址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并经大规模发掘的良渚文化聚落,蒋庄良渚文化墓地是在长江以北首次发现随葬琮、璧等玉礼器且文化面貌单纯的等级较高的良渚文化墓地,这一发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范围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对全面、深入研究良渚文化与良渚社会提供了新资料,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聚落考古的空白。

  

  蒋庄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玉璧

  蒋庄遗址良渚文化墓地已清理墓葬 284 座,为良渚文化核心区之外已知发现数量最多、埋葬最密集的良渚文化墓地。葬式、葬俗丰富多样,部分人骨及葬具保存较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骨骸最完整和丰富的良渚文化墓地资料,对研究良渚文化的埋葬习俗、社会组织关系与人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7、蒋庄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玉琮.png

  蒋庄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玉琮

  蒋庄遗址出土的大量动、植物遗存为研究该区域良渚文化时期的自然环境及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蒋庄遗址地处长江以北水网密布的里下河地区,是良渚文化北上的重要通道。其远离良渚文化核心区,出土的各类陶鼎鼎足各异,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显示出这类遗存可能属于良渚文化的又一地方类型,是北上的良渚文化与本地文化因素融合后的产物。

  该区域内时代相同、文化面貌相近的遗址,还有海安青墩、东台开庄等。该遗址的发掘,对构建江淮东部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良渚文化与本地土着文化以及北方大汶口文化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蒋庄人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前,全村有3家私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节衣缩食也要送孩子上学读书。曾经有戏班子来蒋庄演出,非常惊讶,800人的村庄里就有8位秀才。仅在上世纪60年代,蒋庄就有8人毕业于兴化中学,有4人就读于高校。

  上世纪50至80年代,在兴化、东台一带蒋庄村奇迹般出现了8位中心校校长。更为令人骄傲的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1972年毕业于蒋庄五七学校。蒋庄人清清楚楚地记得:父亲林云生、母亲马敏娴大年初一下午就带着三个儿子林骥、林鸣、林虹到田里植树;蒋庄人清清楚楚地记得:林鸣一家劳动之余,总是离不开书本报刊;林鸣的老师清清楚楚地记得:林鸣学习成绩好,写字非常工整;林鸣的同学清清楚楚地记得:林鸣个子高,肯帮助人,不太爱讲话。

  世代为农的蒋庄人深知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历任村领导都重视发展村办企业。早期的村办企业无资金、无厂房、无原料、无技术无设备、无销售渠道。村企领导筚路蓝缕,历尽艰辛,硬是在荆棘丛中闯出一条路子来。于是,绿色的田野耸起了一座座钢结构厂房,庄稼汉们告别黄土地,跻身工商界,劈波斩浪。

  上世纪60年代始,他们首先兴办了砖窑厂、服装厂、玻璃厂、销子厂、轴承复制厂、福利厂、五金厂、五金压延厂。20世纪70年代中期,又兴办了电热电器厂、炊具厂、仪表厂、软管厂。板桥厨具董事长陈章印是中国现代厨具创始人之一;优秀青年企业家陈振棠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江苏京生管业有限公司年销售额占全国市场的60%;银河仪表、佳敏仪表、兆龙电气都分别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技术发明专利,一座普普通通的小村庄就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

  

  蒋庄人善于思考,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他们当初生产的电热圈,只是塑料厂、电线电缆厂的加热元件。后来,供销人员发现电加热管应用非常广泛,市场前景看好。可当时全国只有上海电热电器厂、沈阳电热元件厂等单位才能生产。1977年5月,通过上海知青的引荐,村领导安排张仁志、陈章印两名技术骨干赴上海电热电器厂学习,他们白天在车间干活,夜间绘制设备图纸,温习工艺文件,经过两个多月的昼夜苦战,学成回乡。之后,自行设计,委托厂家加工专用机械,5个月后,终于投入生产。蒋庄的电热电器厂生产出电热管后,带动了上世纪90年代整个张郭工业的发展,电热电器成为张郭镇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张郭的电热管企业已达260余家,以乡镇为板块,电热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该镇已经成为全国电热管的生产基地。

  

  京生管业有限公司 王森/摄

  蒸饭机上世纪80年代只有少数单位能够使用,只有极个别的厂家才能生产,并且只能使用蒸汽,必须与锅炉相连。蒋庄电热电器厂厂长陈章印在供应电热管给上海一家生产电烤箱的企业时突发联想,能不能把电热管装到蒸饭机里,采用电加热取代蒸汽蒸饭,他买来一台蒸饭机拆开找人绘图,反复研究,再购置折板机,于是生产出全国第一台电加热蒸饭机,蒋庄厨具厂从此诞生。他们首批生产的十台电加热蒸饭机,当时在北京鼓楼食品机械公司展出,现场使用。《新民晚报》以《中国第一台电加热蒸饭机店堂里能蒸饭》为题作了报道。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张郭镇已成为全国厨具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一辈的供销人员就带着烙饼,泡着焦屑,坐船赶车,深入大山推销布手套、劳动服。正所谓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吃遍千辛万苦。1980年,该村供销人员何永富、陈振棠、王长富、赵京生、何庆阳、钱永杰等人就率先闯入上海大市场,租借国营商场的柜台,销售蒋庄的工业品。之后,叔叔带侄子,舅舅拉外甥,亲帮亲,邻帮邻。葡萄串效应由此产生,带动了全村,带动了整个张郭镇,甚至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年轻人纷纷外出经商。使蒋庄成为遐迩闻名的电话村、别墅村、富裕村、文明村……使张郭成为苏中地区迅速崛起的工业重镇、经济强镇。进入信息时代之后,蒋庄村的商人们敲动键盘、划拉手机发展电子商务,又成为网商、微商和掌商。

  蒋庄人团结心强,顾全大局。1991年7月,水乡突然变了天,大雨滂沱,几天几夜不停歇,眼见着河水猛涨,村庄岌岌可危。面对着肆虐的洪水,蒋庄人在老支书朱德余的带领下,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卸下门板,抱来棉胎,献出篙子,打坝抽水,夜以继日,连续奋战。经过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终于战胜了洪魔,使全村农田、民房、工厂不受淹,把损失降到最低。

  蒋庄人凭着勤劳打拼,率先致富奔小康。他们没有小富即安,更没有富而忘本。他们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何兆玉在重庆经商,他看到报纸上介绍重庆綦江县丁山镇有一户贫困家庭,儿童岳世海先后失去母亲、继母的情况后,主动与当地政府联系,负责岳世海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生活、学习费用。2017年,岳世海已从重庆工商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何兆玉还捐资60万元为本村建设桥梁。何名竹、陈学敏夫妇在昆明经商,20多年来已捐助400多名大中小学生上学,向山区学校捐赠图书、课桌椅、校服、学生宿舍用品,2012年昭通地震捐赠物资价值10万元。赵观军不但资助本村修路造桥,而且资助兴化市昌荣镇建造大桥,扶助东周村的贫困家庭。一大批蒋庄人,为了集体利益、群众利益,扶危济困,踊跃争先,慷慨解囊。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富裕了的蒋庄人重视教育,舍得智力投资,富二代、富三代们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奋力争先,继续前行。出国留学的,读大学、硕士、博士的比比皆是。

  未来,随着考古挖掘的不断深入,将会揭开蒋庄遗址更加神秘的面纱。蒋庄遗址公园、蒋庄遗址展览馆也将相继建成,蒋庄村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将会被世人熟知。(部分图片由南京博物院提供)


  [编辑:王正]


网站地图